纽约 Uber 司机罢工之后,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最近一段时间,总会在 instagram 上刷出叫车软件 Gett 的广告——“曼哈顿 110 街以下,无论去哪儿都只收 10 美元”。禁不住诱惑,在二月的第一天,我终于决定给已经装了 Uber 和 Lyft 的手机里再塞进一个对手。
至少在那一天,这真是个明智选择。当天我急着出门去政府部门办事,隐约听到电视里新闻在说,“司机在皇后区 Uber 总部前罢工”。想当然地认为,肯定是出租车和 Uber 又在闹矛盾。
两分钟后,Gett 叫的车就顺利到达楼下了。车前贴着 Uber 和 Lyft 的标识,车牌号也不太对——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大多数司机都精明地为几家平台工作。我们只要对个名字就可以了。“你真聪明,今天 Uber 罢工,根本叫不到,估计未来一周用 Uber 都会有点麻烦”,一上车,这个叫 Honey 的司机就这样跟我说。
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电视里那些抗议的愤怒面孔,根本不是出租车司机,而都是 Uber 的司机。一周以前,我的邮箱里也出现了一封 Uber 的推广邮件——“纽约本地费用平均下调 15%,这意味着你可以更愉快地去和朋友约会”。不过,用户少掏的这些钱其实并没有完全由 Uber 来补贴,司机每单收入也会相应减少。根据彭博的报道,Uber 这个疯狂烧钱的公司在北美已经接近盈利,而这源于从司机收入中扣除了更高比例的佣金——从两年前的 20% 上涨到如今的 30%。
Uber 在纽约降价前一周,这种举动已经在美国 100 多个城市进行,不过并没引起太大风波。
但纽约不一样。最终,这些司机们在皇后区 Long Island City 的 Uber 总部前举起了牌子,上面写着“停止价格战”,或是“最终谁都不会赢”。激进的降价自然是源于更多对手的出现。生活在中国的你对这种情形不会陌生。在纽约有四家活跃的叫车公司,除了 Uber 和 Lyft 之外,还有积极促销的 Gett,以及另一家 Via。一个 Uber 司机对《纽约时报》狠狠抱怨了降价这件事,“他们说我们是合作伙伴,实际上把我们当奴隶一样”。一些司机在现场说,如果 Uber 继续如此,自己打算换到 Lyft 去做。而按照载我的司机 Honey 的说法,有的司机还承诺会关机三天不接单,“想给 Uber 一点颜色看看”。
Uber 真的像标语上写的那样,是“轮子上的沃尔玛”(Walmart on the wheels,这个说法源于沃尔玛多年来一直遭遇来自工人和工会对于待遇不佳的抗议)吗?Uber 对此的说法是,降价之后,人们会乐意使用Uber,这样可以缓解假日后的萧条状态,反倒会让司机整体收入上升。一年前 Uber 也进行过一次降价,当时空载率的确下降了 42%。尽管这并不太有说服力——因为每次降价不一定会产生相同效果,而没有人期待自己通过工作时间更长来获得同等收入。
降价更多是 Uber 对出租车行业的进一步挑战。很长时间以来,黄色出租车是关于纽约最自然的联想之一。在纽约,出租车司机需要获取昂贵的牌照。经过半个世纪的上涨,一张牌照的价格已经高到上百万美元——而且几乎不可能重新申请,只能在二手市场转让。半个世纪以来,出租车的数量甚至没有明显变化,纽约政府希望通过限制数量,来改善城市的拥堵。
一些早年移民来的商人倒从中攫取了机会,比如那个总出现在小报上、拥有纽约十分之一出租车牌照的俄罗斯人 Gene Friedman——他会按天或按周把牌照租给那些司机,而又可以将这些昂贵的牌照抵押给银行贷款,看上去和北京受人争议的那些租车公司老板也没什么两样,很长时间享受着这有限资源带来的红利。都是因为 Uber 的出现,他的日子终于变得难过起来。过去两年来,每六个月新加入 Uber 的司机数量就会翻上一番,不少都来自曾经的出租司机。注册 Uber 的车,如今差不多是纽约出租车数量的 1.5 倍。纽约市也迅速成为了这个来自西海岸的技术公司最大的市场之一。
Uber 成为不可回避的现象,也不断产生新的问题。进入纽约第五年之后,Uber 遭遇的那些抗议声,终于再也不仅仅来自于古老的出租车行业,或者是为纽约堵车头痛的市政府,而某种程度成为了它自己。Uber 也从一个昂贵的选择,变成更多人可以接受的出行方式。一年多以前,我听过的一个惊人的数字来自一辆驾驶雪佛兰 Suburban 的司机——当时这个叫 Jamshid 的男人告诉我,生意多的时候他一周可以赚上 2000 美元,少的时候也能挣到 800 美元。这次降价之后,不知道他是不是也成为了抗议者之一。
其实同样在一年多以前,同样一批纽约的 Uber 司机们也集结起来抗议过,不过当时他们去的是纽约市市政厅,希望政府不要对这项给他们带来工作机会的服务多加限制。善于谈判和游说的 Uber 积极声援了他们,最终政府妥协了。Uber 胜利了。
Uber 抗议发生的这天晚上,对手 Lyft 宣布降价 15%,那些抗议中打算换到 Lyft 的司机也犹豫了。一天之后,Uber 更换了自己准备了三年的 logo。
来源:好奇心日报
至少在那一天,这真是个明智选择。当天我急着出门去政府部门办事,隐约听到电视里新闻在说,“司机在皇后区 Uber 总部前罢工”。想当然地认为,肯定是出租车和 Uber 又在闹矛盾。
两分钟后,Gett 叫的车就顺利到达楼下了。车前贴着 Uber 和 Lyft 的标识,车牌号也不太对——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大多数司机都精明地为几家平台工作。我们只要对个名字就可以了。“你真聪明,今天 Uber 罢工,根本叫不到,估计未来一周用 Uber 都会有点麻烦”,一上车,这个叫 Honey 的司机就这样跟我说。
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电视里那些抗议的愤怒面孔,根本不是出租车司机,而都是 Uber 的司机。一周以前,我的邮箱里也出现了一封 Uber 的推广邮件——“纽约本地费用平均下调 15%,这意味着你可以更愉快地去和朋友约会”。不过,用户少掏的这些钱其实并没有完全由 Uber 来补贴,司机每单收入也会相应减少。根据彭博的报道,Uber 这个疯狂烧钱的公司在北美已经接近盈利,而这源于从司机收入中扣除了更高比例的佣金——从两年前的 20% 上涨到如今的 30%。
Uber 在纽约降价前一周,这种举动已经在美国 100 多个城市进行,不过并没引起太大风波。
但纽约不一样。最终,这些司机们在皇后区 Long Island City 的 Uber 总部前举起了牌子,上面写着“停止价格战”,或是“最终谁都不会赢”。激进的降价自然是源于更多对手的出现。生活在中国的你对这种情形不会陌生。在纽约有四家活跃的叫车公司,除了 Uber 和 Lyft 之外,还有积极促销的 Gett,以及另一家 Via。一个 Uber 司机对《纽约时报》狠狠抱怨了降价这件事,“他们说我们是合作伙伴,实际上把我们当奴隶一样”。一些司机在现场说,如果 Uber 继续如此,自己打算换到 Lyft 去做。而按照载我的司机 Honey 的说法,有的司机还承诺会关机三天不接单,“想给 Uber 一点颜色看看”。
Uber 真的像标语上写的那样,是“轮子上的沃尔玛”(Walmart on the wheels,这个说法源于沃尔玛多年来一直遭遇来自工人和工会对于待遇不佳的抗议)吗?Uber 对此的说法是,降价之后,人们会乐意使用Uber,这样可以缓解假日后的萧条状态,反倒会让司机整体收入上升。一年前 Uber 也进行过一次降价,当时空载率的确下降了 42%。尽管这并不太有说服力——因为每次降价不一定会产生相同效果,而没有人期待自己通过工作时间更长来获得同等收入。
降价更多是 Uber 对出租车行业的进一步挑战。很长时间以来,黄色出租车是关于纽约最自然的联想之一。在纽约,出租车司机需要获取昂贵的牌照。经过半个世纪的上涨,一张牌照的价格已经高到上百万美元——而且几乎不可能重新申请,只能在二手市场转让。半个世纪以来,出租车的数量甚至没有明显变化,纽约政府希望通过限制数量,来改善城市的拥堵。
一些早年移民来的商人倒从中攫取了机会,比如那个总出现在小报上、拥有纽约十分之一出租车牌照的俄罗斯人 Gene Friedman——他会按天或按周把牌照租给那些司机,而又可以将这些昂贵的牌照抵押给银行贷款,看上去和北京受人争议的那些租车公司老板也没什么两样,很长时间享受着这有限资源带来的红利。都是因为 Uber 的出现,他的日子终于变得难过起来。过去两年来,每六个月新加入 Uber 的司机数量就会翻上一番,不少都来自曾经的出租司机。注册 Uber 的车,如今差不多是纽约出租车数量的 1.5 倍。纽约市也迅速成为了这个来自西海岸的技术公司最大的市场之一。
Uber 成为不可回避的现象,也不断产生新的问题。进入纽约第五年之后,Uber 遭遇的那些抗议声,终于再也不仅仅来自于古老的出租车行业,或者是为纽约堵车头痛的市政府,而某种程度成为了它自己。Uber 也从一个昂贵的选择,变成更多人可以接受的出行方式。一年多以前,我听过的一个惊人的数字来自一辆驾驶雪佛兰 Suburban 的司机——当时这个叫 Jamshid 的男人告诉我,生意多的时候他一周可以赚上 2000 美元,少的时候也能挣到 800 美元。这次降价之后,不知道他是不是也成为了抗议者之一。
其实同样在一年多以前,同样一批纽约的 Uber 司机们也集结起来抗议过,不过当时他们去的是纽约市市政厅,希望政府不要对这项给他们带来工作机会的服务多加限制。善于谈判和游说的 Uber 积极声援了他们,最终政府妥协了。Uber 胜利了。
Uber 抗议发生的这天晚上,对手 Lyft 宣布降价 15%,那些抗议中打算换到 Lyft 的司机也犹豫了。一天之后,Uber 更换了自己准备了三年的 logo。
来源:好奇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