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蓝皮书:留学低龄潮反映中国深刻的社会矛盾
中国网4月27日讯(记者 尚阳)4月26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总结了2015年中国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中国深化教育改革进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望了2016年中国教育发展形势,并正式发布了2016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
报告显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公布的《2011中国出国留学趋势报告》显示,高中生出境学习人数已经占中国总留学人数的22.6%。随着出国热日益升温,低龄出国汇成了一股浪潮。从2009年起,在美就读高中的中国留学生人数直线上升,中国已在2011年超过韩国成为美国高中留学生第一大生源国。
中国成为全球低龄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国。
《教育蓝皮书》根据在美国期间对小留学生的观察和访谈,发现寄宿家庭问题,语言与文化融入问题,人际交往、情感生活和消费,学校选课、成绩、买课代考,升学问题与就业问题是小留学生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和关口,同时也反映了小留学生实际的学习和生存状况并不乐观。
《教育蓝皮书》认为,低龄出国潮体现了中国教育、社会和政治多方面的问题,是一个社会整体系统出问题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中国社会问题的外部化、国际化。
首先,西方教育神话主导了一场中国低龄留学潮,这种教育神话的编织主要在于西方教育制度的比较优势、中西教育资本的推动以及家长和学生对留学神话的自愿服从和想象,三方面的共同作用加强了这种趋势。其次,留学低龄化,意味着中国应试教育制度与中产阶级家庭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教育资源不平等趋势的加大,促使中产阶级家庭向海外教育寻求出路。这种教育压力实际上是经济社会结构失衡在教育上的反映。
最后,低龄留学潮和小留学生问题暴露的不仅是中国教育制度的问题,更是更深刻的中国社会矛盾的反映。
《教育蓝皮书》建议,对小留学生的调查和研究来看,需要从根本上改革中国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一是改变应试教育的单一评价方式,真正减轻大多数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通过尊重教育规律实现教育本身的分层。
二是改革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教育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估上与国际接轨,有利于人才的国内培养,减轻家长的教育投资。
三是创造一个公平的社会分配机制,实现人人平等的资源分配环境,这有利于实现宽松的教育环境。
来源:中国网
报告显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公布的《2011中国出国留学趋势报告》显示,高中生出境学习人数已经占中国总留学人数的22.6%。随着出国热日益升温,低龄出国汇成了一股浪潮。从2009年起,在美就读高中的中国留学生人数直线上升,中国已在2011年超过韩国成为美国高中留学生第一大生源国。
中国成为全球低龄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国。
《教育蓝皮书》根据在美国期间对小留学生的观察和访谈,发现寄宿家庭问题,语言与文化融入问题,人际交往、情感生活和消费,学校选课、成绩、买课代考,升学问题与就业问题是小留学生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和关口,同时也反映了小留学生实际的学习和生存状况并不乐观。
《教育蓝皮书》认为,低龄出国潮体现了中国教育、社会和政治多方面的问题,是一个社会整体系统出问题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中国社会问题的外部化、国际化。
首先,西方教育神话主导了一场中国低龄留学潮,这种教育神话的编织主要在于西方教育制度的比较优势、中西教育资本的推动以及家长和学生对留学神话的自愿服从和想象,三方面的共同作用加强了这种趋势。其次,留学低龄化,意味着中国应试教育制度与中产阶级家庭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教育资源不平等趋势的加大,促使中产阶级家庭向海外教育寻求出路。这种教育压力实际上是经济社会结构失衡在教育上的反映。
最后,低龄留学潮和小留学生问题暴露的不仅是中国教育制度的问题,更是更深刻的中国社会矛盾的反映。
《教育蓝皮书》建议,对小留学生的调查和研究来看,需要从根本上改革中国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一是改变应试教育的单一评价方式,真正减轻大多数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通过尊重教育规律实现教育本身的分层。
二是改革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教育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估上与国际接轨,有利于人才的国内培养,减轻家长的教育投资。
三是创造一个公平的社会分配机制,实现人人平等的资源分配环境,这有利于实现宽松的教育环境。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