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否?什么阻挡了留学生回家过年的脚步?

1401210937143974.jpg

虽然回国与家人团聚让华人们朝思暮想,但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过年回国探亲也意味着要消耗掉一大笔积蓄。

有华人表示,虽然过年过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传统,过节时万家团圆的喜庆值得自己向往,但在很多被亲友的人情送得透不过气来的侨胞看来,过节更像是在过“劫”,一段日子下来花掉了自己一年半载的收入,而且其中一些还属于无辜花掉的“冤枉钱”,想想也着实令自己心痛。

没有假期春节与工作学习时间撞车

许多华人打算春节回国与家人团聚,但不少身在国外的留学生却表示,“回国过年太难了”。

由于中国春节在国外并不是法定假日,有时候会和课程冲突甚至跟考试“撞车”,很多留学生只好选择12月份大学放假时匆匆回国,然后再赶回澳洲准备来年3月份的春季开学。有的学生干脆选择不回国。

往返机票价格高一票难求

距中国春节还有2个月的时间,往返中澳的机票却变得机票紧张,价格高涨,且座位还十分紧张。在澳洲读summer课程的李先生因为春节期间学校没有假期,所以他的父母决定来陪他一起过节。而像李先生这样的情况,在留学生的群体中并不少见。
165507w7xofjkkxxeujxfi.jpg

饭局多爱攀比心戚戚
祖国“饭局文化”固然有人情味浓厚的一面,但也让部分华人深感“吃怕了”。

华人商先生夫妇每年年底返乡探亲,原本打算在20天左右里多陪伴年近耄耋的双方父母,略尽孝道,但每次都被亲友同事各种饭局占去大半时间。今年人未回乡,饭局邀约电话、电邮已纷至沓来,“只能确保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一定要陪双方老人吃饭,中间十几天都要做好被预订的打算”,而且饭局名目繁多,“第一周叫接风,第二周叙旧,第三周饯行”。春节回国探亲少不了同窗聚会,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留学生与老同学们的聚会,难免会有话题尴尬。

被“逼婚”……
65872ed7jw1e12agandyoj.jpg

今年过年,你回家了吗?
网友故事
亲情呼唤篇
孩子一回来老人乐得合不拢嘴

潘河岸边,高高的河崖上,有个常庄,那是我老家。隆冬时节,顺河风呼呼地叫,雪花飘洒,我顶风冒雪,过年总要回去。

很早以前过年时,姐姐在家拉风箱烧灶火;爸爸身上系一块布当围腰,在锅台边忙着准备过油的吃食;大哥和庄上的一帮人在村里支起的杀猪锅那儿忙活;小哥剥葱、跺萝卜馅;妈在忙着准备姐弟五人的新衣,我和弟弟嬉闹着当“通信兵”,传个话儿,打扫卫生迎来送往。难忘那浓浓年味儿,那热闹温馨的老家。

如今,日子越来越好,做饭不用风箱,对联是金粉印刷,年夜饭直接下馆子去酒店,花上几千元眼皮不带眨的。没变化的事情是,大年初一你来我往给长辈拜年的规矩。上过大学的年轻人说,家族文化是社会的文化小细胞,要健康、丰盈、传承!

村上的人们就盼望年来节到,在外上学、打工的孩子们回来呢!说说村上古今,听听外边见闻,长精神啊。有孩子们回来的家,老人们乐得合不拢嘴,逢人就夸孩子长大了,懂事有孝心。孩子没回来的,老人口里替孩子打圆场话,眼里藏不住的失落和遗憾。真想劝劝过年不回来的娃儿们:回来吧,老家的老人想你们!

女儿出国留学准备年货的心劲儿都没了

另一网友故事

常言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无论你身居何处,血缘总是时刻牵系着至亲。忙碌也好,拼搏也罢,事业和追求与回家过年并不矛盾,在万家团圆的春节,似乎没有什么比回家过年更重要了。

今年春节,我和老伴要想办法适应新变化了,因为我们的女儿在国外上学,回不了家了。想到这些,我和老伴商量着还要不要准备年货。东西多了,吃不完,最关键的是,也没有那个心劲儿准备了。好在女儿说,除夕夜要和我们视频聊天,网上团聚过年。

看到网上很多年轻人说“恐归”,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心里挺难受的。亲情是无价的,不能以钱财来衡量,不管你们在外混得好坏,父母都想你们能回来过年。虽然我们唠叨了些,虽然我们以后会给你们找很多麻烦,但是我们盼望你们回家的心情是一样的。

幸福团圆篇

今年回家的路不再漫长

也有网友

媳妇说,今年回我们家过年吧。要是以前我肯定不从,不是害怕黄河故道的风沙,而是担心路难行。

媳妇家在濮阳范县,范县是河南省最年轻的县之一,上世纪60年代末,才从山东省划给河南省。两省交界的范县,经济相对落后,尤其是交通,更不方便。

记得2008年春节,我以新女婿的身份,第一次回老丈人家过年。早上5点多到二马路汽车站坐车,到家给老丈人倒酒,已是下午2点多了,足足走了9个小时。当时我记得高速公路只通到濮阳,从濮阳到范县,几十公里竟然走了两个小时。

成家后,日子红火起来,有了自己的车。有一次,拉着媳妇带着姑娘,走了两个小时的高速公路,准备下站的时候,欣喜地发现范县也有了高速公路,这样回老家更快了。

2012年以后,家门口通了京广快速路、陇海快速路,两条高架直达高速公路收费站,上高速,时速120公里,两个小时就能到老丈人家。

这还不算完,昨天发现有网友发帖说,范县人可以坐火车啦!赶紧点进去看看,惊喜地发现,范县将纳入全国铁路网,开行旅客列车,这样一来,今后回范县更方便了!

想到这里,我很激动,就给媳妇说,咱们今年就开车回家过年,给老丈人买好烟好酒,给丈母娘买好看的衣服,也给村里的乡亲们买点省城特产,大家过个红火年!以后我们还能坐火车,甚至坐高铁回家过年呢!

包车也要回家过年

大河网网友水中石头回家过年,于我是一种牵挂,不管如何,都要回家过年。

每次回到家,奶奶都会高兴地对村里人说:俺孙子回来了,我得回家做饭。奶奶做的饭,倍儿香,尤其是她打的荷包蛋,是我的最爱。

还记得2005年在安阳工作时,因一些事耽误了回家,到了大年三十下午四点来钟,已经找不到回老家鹤壁的长途车。无奈之下,在大街上包了一辆车,说好300元钱打车回家,心中隐隐有些心疼。还好,半路在汤阴搭上一辆顺风车,省去150元钱,最终在晚上八点来钟回到了家,奶奶依然在等着为我做饭。

每年过了大年初三,姐姐、哥哥和我,会陆续离家返回各自工作的城市。我们姐弟几个,每送走一个人,奶奶都会唠叨:你们一回城,年就过完了。

一晃又是数十年,每一年,我都要回家过年,不管有多难。只是现在,已经吃不成奶奶做的荷包蛋。

期待回家陪父母说说话

随着新年的临近,回家的思绪一天天浓烈起来。像那首歌里唱的“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记忆中的小山村,有山有水,有小河有池塘,有森林有稻田,有“鱼翔浅底”,更有“雀舞九天”。更重要的,那里有我的父母,还有如亲人般的乡邻,他们构成了我回忆老家时的全部画面。

至今仍记得第一次因上学离开老家时,在国道口看到的标示牌:“距郑州372KM”。没想到,第一次远离家乡,就注定了以后和父母的分隔两地,也时常假设,如果没出来上学,一直守在父母身边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好在老家是一个交通发达的地方,高铁、铁

路、高速、国道都能穿境而过,距离虽远但路程并不辛苦,所以,一年中总会有几次回家看望父母的机会,陪他们说说话、吃顿饭、干点活,看着他们一天天老去,愈发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沉重。

父母是农民,经年累月的劳作使他们过早地苍老了,曾多次劝过他们来郑州一起生活,甚至有一次大动干戈把他们全都接来了,可是,住了不到两个月他们又回去了,理由是不习惯在这儿闲着,还有自己的活儿要干。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在我看来:父母在,老家就在,老家在,就没有什么能阻挡回家的脚步。尤其是在春节来临之际,回家的思绪如野草般漫长,对父母的思念也与日俱增。醒来后,赶紧上网订一张回家的车票。

两地牵挂篇
为了城市环境俺主动要值班

我觉得挺不好意思的,因为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了。

我在郑州东区从事清洁工作。本来员工就严重不足,因为有人需要请假回家过年,人手就更紧缺了。领导虽然说理解大家,但也掩盖不住无奈的表情。是我主动提出春节期间要坚守岗位的。

因为俺知道,春节期间,如果保洁工作不到位,城市的卫生状况就会一团糟。好在领导也体谅大家,春节工资不仅要翻倍,还会额外给一些特殊福利照顾,这也让我们深感欣慰。

俺想好了,过完年就抽时间回家和父母团

聚。如果以后条件允许了,俺也会学别的工友那样,把爹妈都接到城里来过年,也让他们图个新鲜换换环境!

将心比心,俺给春节不能回家过年的工友们问候新年了!

不能回家过年给父母寄了两千元钱

------------------------------------------

我们家的大团聚是在大年初二,几个姐妹要来家里过年,人多,在家里设宴席诸多不便。因此,离春节还有个把月,我就委托邻居租房住的小李,在她做服务员的那个全市最好的酒店预订了宴席。

小李来自豫西农村,毕业后就在这家酒店做服务员,这家酒店经营业绩是全市最好的。酒店名声在外,春节不休息,比平时还要繁忙。

小李给我说过,酒店老板对员工很好,春节期间不仅要给双薪,并且改善员工的伙食。因此,过年她也就不打算回家了。

“我给家里寄了两千元钱,过年时我会打电话,给爸妈拜年。”小李脸上绽开笑容,“我爸妈都是开通人,能理解我。”小李说,“我还有个弟弟在上学,爸妈收入低,我现在是家里的壮劳力呢!”

应为百姓回家提供便利

春节,意味着草木凋零、冰天雪地的漫漫寒冬已经过去,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将要到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回家过年、亲人团聚成为春节最温馨的符号。老家年迈的父母渴望着能在春节时看到一年未见面的子女,年幼的孩子期盼着外地工作的爸爸、妈妈回家过年。因此,我们的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为老百姓回家过年提供方便。

政府要鼓励和支持铁路部门春运期间减少货运、加开客运列车,力保旅客运输;公路部门确保道路畅通,提高客运效率。企业切实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为员工团购车票,帮助员工包车、包机回家过年。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政府和企业更要关注春节“恐归族”,创造条件,提升员工收入水平,鼓励企业增发激励性年终奖金,让每一位“恐归族”的腰包鼓起来,充满自信和快乐的回家看望父母和亲人。吸收外来务工的城市要敞开胸怀,政府和企业积极提供便利,让那些为工作而不能回家的职工有条件接家人过来过年。

期待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更好,让几千万外出务工的中原儿女能够在家门口找到满意的工作,每天都能够陪伴家人,快乐生活。

来源:微信(滴答留学)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