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是年华,是你我的《芳华》
这是我来加拿大的第三年,之前早就听闻多伦多国际电影节(TIFF)是多伦多每年难得一见的大节日,去年冯小刚导演和范冰冰甚至亲自到场宣传,更是让这个电影节塞满了整个朋友圈。
今年十分有幸,能够加入问吧的记者团,游走于tiff各个剧院之间。每当看着有人一大早起来抢票,抢到了票还要苦苦排队,甚至,为了在红毯旁边占个好位置,需要提前七八个小时去占位时,我觉得觉得自己真的是足够幸运了。作为授权媒体,只要是在非公开售票的媒体场次,工作牌就像一卡通,走到哪里一刷就能进。
话不多说,首先就来分享一下此次tiff我观看的第一部电影,冯小刚导演的新作《芳华》。我不是个专业影评人,但对喜欢的电影也会有些自己的想法。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多多包涵。
《芳华》这个名字,乍一听起来就透着一丝年代感,后来一听简介,讲的果然是1976年之前部队文工团的故事,据说也是冯导年轻时代的人们为了keep real做的事情,就好像如今大热的“中国有嘻哈”。
多伦多首映当天,虽然早有预料大家冲着冯导的名号,肯定观众多到爆棚。但当我亲眼看到一条长队跨越了三个街区好几条马路,我还是被大家的热情吓到了。更可怕的是,由于前面一场的场次延迟,整场电影晚了一个小时才开始,于是在寒风中吹了将近两个小时之后,我终于,进场了。
开场先放了段冯导录的视频,大致就是说因为忙着国内上映的宣传,所以今年多伦多就没法儿来了,很可惜。不过当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片头出现,伴随着初中齐步走的bgm,大家都笑了起来。大概是身在海外,许多人都太久没有看过八一电影制片厂参与制作的电影了吧。
故事的开端,要从一个从小受尽欺凌的女孩儿加入部队文工团开始说起。
【前方严重剧透,慎点】
文革期间,跳舞受到赏识的何小萍幸运的入了伍,成为了部队文工团的一员,负责为边境的战士进行慰问演出。但何小萍的生父那时候还是个受到关押需要被批斗的人,母亲改嫁,她便随了继父姓,这才算有了个“清白”身份,能在部队安稳的呆下来。
我本来一直觉得,如此隐晦的话题,是不可以在国内电影出现的,也不知道国内上映的时候会不会被剪掉。又或者,就像人民的名义能够存在一样,我们也在进步了吧。
从小被虐待的何小萍本以为进了部队就没人敢再欺负她,结果傻里傻气的她从一开始便成了文工团的笑话。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很快她就成为了被大家孤立的对象。而黄轩饰演的模范标兵刘峰,他的真诚和善良,就像雪中送的碳,让何小萍得到了一丝慰藉。
然而好景不长,刘峰其实暗恋团内一个独唱演员林丁丁多年,在他终于鼓起勇气向林丁丁告白的那一刻,他情不自禁抱住了她,却被林丁丁诬陷说刘峰对她耍流氓。从此刘峰失去了一切荣誉,离开了文工团,加入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还在战场了失去了半条胳膊。从此,爱情、舞蹈、荣誉、木匠活,这些他珍惜的所有,都一件件的消失了。
然而许多年后,当文工团的成员们再次在海口相遇,已经失去了一切的刘峰此时是个靠拉书赚点小钱、被老婆嫌弃结果跟人家跑了的惨男,但他却还是那副老样子,永远正义感十足,不愿意欠他人分毫。
而那个饱受欺凌的何小萍,在刘峰被赶走之后,便彻底对文工团寒了心。她故意装病不配合演出,最后也被调配到边境,成为了前线医疗队的护士。战争结束后,由于表现突出,何小萍被评为了人民英雄。无法接受人生有如此大起大落的她,瞬间便失了心智,住进了精神病院。
听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好人真是太没好报?这个故事,怎么这么惨。
这真是一部,很长,很长的电影。
长到故事几乎讲完了一群人的一生;长到我回到家已是凌晨两点。
其实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只是,我希望还能为你们留下一些可能的悬念。
分享几个我个人比较欣赏的地方吧。
有一句台词,我记得特别清楚,故事的旁白在故事进行到1976年时,说了一句话:“那一年,发生的都是天大的事儿”。毛主席逝世时,一块巨大的黑幕盖在了毛主席像上,像黑色的水流瞬间把人淹没,再也浮不起来。那种窒息感令我看完电影之后仍久久不能忘怀。
还有就是当刘峰被下放后,文工团再次外出表演,其中一个舞蹈演员卓玛的膝盖却摔伤了。此刻的何小萍从内心里想要抛弃这个集体,便谎报体温拒绝顶替卓玛演出。文工团的政委看穿了小萍的伎俩,便在节目开始前拉着小萍的手上了台,向大家讲述小萍同志忍耐着高原反应还要继续演出的故事,轻伤不下火线,这就是在学习骑兵精神。
“向何小萍同志学习!”,战士们的高呼响彻了云霄,让我不由得惊叹那个时代的英雄难道都是这么捧出来的?何小萍看着这一幕内心澎湃万千,尽心完成了演出。却在演出结束后,公开被告知因身体原因特此本人申请调岗,最后留下她一人在雪中默立。再一次的,本想放弃集体的她,却先被这个集体放弃了。
战争结束后何小萍被评为人民英雄,文工团也即将被解散。而文工团的最后一次演出,便是去慰问在战争中受到极大心理创伤的人民英雄们,果不其然,出现在观众席第一排的何小萍让文工团成员们大吃一惊。她的眼神呆滞,仿佛感受不到外界的任何东西,直到曾经跳了无数遍的舞蹈音乐响起,她的肢体忽然就开始有了反应。
她越来越沉醉,最后直接推开了门,独自跑到礼堂外的草坪,在月光下翩翩起舞。没有舞台、没有观众,穿着病号服的何小萍此时却显得格外生机勃勃。礼堂内的热闹与草坪上的何小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不知,谁才是真正被抛弃的那个 。音乐结束的一刻,小萍深深地鞠了一躬,再抬头时,我在她的眼底看到了光。
这是整部电影中,最感动我的一幕,本来我以为何小萍会冲到舞台上让其他演员呆住,会有人抹着眼泪捂着嘴,后悔当初的所作所为。然而何小萍独自跑到草坪上的设计,却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无言的酸楚和感动。没有人道歉,没有人后悔,岁月在历史长河中滚滚前进着,每个人对于所处的时代而言,太渺小了。
还有一个让全场人都笑了起来的镜头,便是在90年代初的海口,有一个大大的可口可乐的广告牌。在几乎快两秒的时间里,屏幕里除了那个广告牌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一开始我笑这难道这是个硬广?这也真是够硬的了。后来又和朋友说起这一幕,又觉得这也许就是时代变迁的标志吧。曾经满地贴着向模范标兵学习标语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已经迈入了下一个时代。
整部电影对于光线的运用在我看来简直不能更喜欢了,有很多幕场景里的光,对故事的讲述都有锦上添花的效果,因为没有图片,大家如果去电影院看的话,可以好好感受一下。
其实,话说回来,这部电影也许是我父母那个年龄的人看了会有更多感触。邓丽君、录音磁带、喇叭裤、紧衬衫,我相信冯导在这方面是下了大力去还原那个时代的,但应该还有许多是我没有察觉到的。电影结束后,我看到有些叔叔阿姨坐在椅子上不愿离去,默默地盯着大屏幕,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不过光靠影片中真挚的情感和跌宕起伏的剧情,也足以让各个年龄段的人为之动容了。从个人角度而言,这是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电影,非常建议大家可以抽出时间一看。去年的《我不是潘金莲》,大家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有深度,有人说不好看。但必须说,单纯从观影体验的角度来说,《芳华》的确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早期放出的预告片中,所有的片段都被一段话贯穿,“青春不是年华,是心境,是无边的憧憬,是恢宏的想象,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是炙热的感情,是美丽的象征,是无穷的希望,是力量的绽放,是勇气的勋章。青春是你我的芳华”。这段话改编自诗人Samuel Ullman的《youth》,也正是《芳华》的官方英文名,相信看完电影的朋友,一定会对这段话有更深的理解。
今年十分有幸,能够加入问吧的记者团,游走于tiff各个剧院之间。每当看着有人一大早起来抢票,抢到了票还要苦苦排队,甚至,为了在红毯旁边占个好位置,需要提前七八个小时去占位时,我觉得觉得自己真的是足够幸运了。作为授权媒体,只要是在非公开售票的媒体场次,工作牌就像一卡通,走到哪里一刷就能进。
话不多说,首先就来分享一下此次tiff我观看的第一部电影,冯小刚导演的新作《芳华》。我不是个专业影评人,但对喜欢的电影也会有些自己的想法。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多多包涵。
《芳华》这个名字,乍一听起来就透着一丝年代感,后来一听简介,讲的果然是1976年之前部队文工团的故事,据说也是冯导年轻时代的人们为了keep real做的事情,就好像如今大热的“中国有嘻哈”。
多伦多首映当天,虽然早有预料大家冲着冯导的名号,肯定观众多到爆棚。但当我亲眼看到一条长队跨越了三个街区好几条马路,我还是被大家的热情吓到了。更可怕的是,由于前面一场的场次延迟,整场电影晚了一个小时才开始,于是在寒风中吹了将近两个小时之后,我终于,进场了。
开场先放了段冯导录的视频,大致就是说因为忙着国内上映的宣传,所以今年多伦多就没法儿来了,很可惜。不过当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片头出现,伴随着初中齐步走的bgm,大家都笑了起来。大概是身在海外,许多人都太久没有看过八一电影制片厂参与制作的电影了吧。
故事的开端,要从一个从小受尽欺凌的女孩儿加入部队文工团开始说起。
【前方严重剧透,慎点】
文革期间,跳舞受到赏识的何小萍幸运的入了伍,成为了部队文工团的一员,负责为边境的战士进行慰问演出。但何小萍的生父那时候还是个受到关押需要被批斗的人,母亲改嫁,她便随了继父姓,这才算有了个“清白”身份,能在部队安稳的呆下来。
我本来一直觉得,如此隐晦的话题,是不可以在国内电影出现的,也不知道国内上映的时候会不会被剪掉。又或者,就像人民的名义能够存在一样,我们也在进步了吧。
从小被虐待的何小萍本以为进了部队就没人敢再欺负她,结果傻里傻气的她从一开始便成了文工团的笑话。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很快她就成为了被大家孤立的对象。而黄轩饰演的模范标兵刘峰,他的真诚和善良,就像雪中送的碳,让何小萍得到了一丝慰藉。
然而好景不长,刘峰其实暗恋团内一个独唱演员林丁丁多年,在他终于鼓起勇气向林丁丁告白的那一刻,他情不自禁抱住了她,却被林丁丁诬陷说刘峰对她耍流氓。从此刘峰失去了一切荣誉,离开了文工团,加入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还在战场了失去了半条胳膊。从此,爱情、舞蹈、荣誉、木匠活,这些他珍惜的所有,都一件件的消失了。
然而许多年后,当文工团的成员们再次在海口相遇,已经失去了一切的刘峰此时是个靠拉书赚点小钱、被老婆嫌弃结果跟人家跑了的惨男,但他却还是那副老样子,永远正义感十足,不愿意欠他人分毫。
而那个饱受欺凌的何小萍,在刘峰被赶走之后,便彻底对文工团寒了心。她故意装病不配合演出,最后也被调配到边境,成为了前线医疗队的护士。战争结束后,由于表现突出,何小萍被评为了人民英雄。无法接受人生有如此大起大落的她,瞬间便失了心智,住进了精神病院。
听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好人真是太没好报?这个故事,怎么这么惨。
这真是一部,很长,很长的电影。
长到故事几乎讲完了一群人的一生;长到我回到家已是凌晨两点。
其实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只是,我希望还能为你们留下一些可能的悬念。
分享几个我个人比较欣赏的地方吧。
有一句台词,我记得特别清楚,故事的旁白在故事进行到1976年时,说了一句话:“那一年,发生的都是天大的事儿”。毛主席逝世时,一块巨大的黑幕盖在了毛主席像上,像黑色的水流瞬间把人淹没,再也浮不起来。那种窒息感令我看完电影之后仍久久不能忘怀。
还有就是当刘峰被下放后,文工团再次外出表演,其中一个舞蹈演员卓玛的膝盖却摔伤了。此刻的何小萍从内心里想要抛弃这个集体,便谎报体温拒绝顶替卓玛演出。文工团的政委看穿了小萍的伎俩,便在节目开始前拉着小萍的手上了台,向大家讲述小萍同志忍耐着高原反应还要继续演出的故事,轻伤不下火线,这就是在学习骑兵精神。
“向何小萍同志学习!”,战士们的高呼响彻了云霄,让我不由得惊叹那个时代的英雄难道都是这么捧出来的?何小萍看着这一幕内心澎湃万千,尽心完成了演出。却在演出结束后,公开被告知因身体原因特此本人申请调岗,最后留下她一人在雪中默立。再一次的,本想放弃集体的她,却先被这个集体放弃了。
战争结束后何小萍被评为人民英雄,文工团也即将被解散。而文工团的最后一次演出,便是去慰问在战争中受到极大心理创伤的人民英雄们,果不其然,出现在观众席第一排的何小萍让文工团成员们大吃一惊。她的眼神呆滞,仿佛感受不到外界的任何东西,直到曾经跳了无数遍的舞蹈音乐响起,她的肢体忽然就开始有了反应。
她越来越沉醉,最后直接推开了门,独自跑到礼堂外的草坪,在月光下翩翩起舞。没有舞台、没有观众,穿着病号服的何小萍此时却显得格外生机勃勃。礼堂内的热闹与草坪上的何小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不知,谁才是真正被抛弃的那个 。音乐结束的一刻,小萍深深地鞠了一躬,再抬头时,我在她的眼底看到了光。
这是整部电影中,最感动我的一幕,本来我以为何小萍会冲到舞台上让其他演员呆住,会有人抹着眼泪捂着嘴,后悔当初的所作所为。然而何小萍独自跑到草坪上的设计,却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无言的酸楚和感动。没有人道歉,没有人后悔,岁月在历史长河中滚滚前进着,每个人对于所处的时代而言,太渺小了。
还有一个让全场人都笑了起来的镜头,便是在90年代初的海口,有一个大大的可口可乐的广告牌。在几乎快两秒的时间里,屏幕里除了那个广告牌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一开始我笑这难道这是个硬广?这也真是够硬的了。后来又和朋友说起这一幕,又觉得这也许就是时代变迁的标志吧。曾经满地贴着向模范标兵学习标语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已经迈入了下一个时代。
整部电影对于光线的运用在我看来简直不能更喜欢了,有很多幕场景里的光,对故事的讲述都有锦上添花的效果,因为没有图片,大家如果去电影院看的话,可以好好感受一下。
其实,话说回来,这部电影也许是我父母那个年龄的人看了会有更多感触。邓丽君、录音磁带、喇叭裤、紧衬衫,我相信冯导在这方面是下了大力去还原那个时代的,但应该还有许多是我没有察觉到的。电影结束后,我看到有些叔叔阿姨坐在椅子上不愿离去,默默地盯着大屏幕,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不过光靠影片中真挚的情感和跌宕起伏的剧情,也足以让各个年龄段的人为之动容了。从个人角度而言,这是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电影,非常建议大家可以抽出时间一看。去年的《我不是潘金莲》,大家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有深度,有人说不好看。但必须说,单纯从观影体验的角度来说,《芳华》的确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早期放出的预告片中,所有的片段都被一段话贯穿,“青春不是年华,是心境,是无边的憧憬,是恢宏的想象,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是炙热的感情,是美丽的象征,是无穷的希望,是力量的绽放,是勇气的勋章。青春是你我的芳华”。这段话改编自诗人Samuel Ullman的《youth》,也正是《芳华》的官方英文名,相信看完电影的朋友,一定会对这段话有更深的理解。
1 个回复
草色新雨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