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学的你,是否在纠结社交的必要性?
说到大学里的社交
你想到什么?
花天酒地的娱乐?
一呼百应的朋友?
还是令人羡艳的左右逢源?
前段时间,小槑在知乎上看见了这个话题,关于
#大学里的社交#
其实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了,宿舍、班级、社团、组织、学生会……大学里处处有社交。
只不过,关于社交有无,社交多少的利弊,一时间还难以清楚地权衡。
你怎样看待“大学里的社交”呢?
对于即将面对新开学的你,下面有一些不同的经历,说不定会对你有一些启发。
01
#后悔与否只于你自己而言#
在社团里和一群学长学姐吃吃喝喝唱歌娱乐,在网吧里和室友开黑打撸通宵玩的不亦乐乎,你自以为自己朋友很多学校里没什么办不到的,但是当你毕业了以后发现,这并没有什么用。
当你出了社会找工作处处碰壁,当你发现曾经的社交伙伴们也不再联系,各忙生活。
你觉得这种社交重要吗?
如果你觉得它能给你大学带来快乐的回忆,这种回忆胜过你对虚度年华的不安,那么它就重要。
相反,你后悔了,觉得浪费了宝贵的光阴,那么它就不重要。
重要不重要是对你自己来说的,不是别人。
#错不在社交#
你在大学里不合群屡次拒绝室友的通宵邀请,
你在学生会里不擅表现觉得学不到东西退出,
但是你利用不社交的时间沉迷看网络小说和动漫,刷微博段子宅了一个大学。
毕业了,你说真后悔我没有去社交,现在我一个朋友都没有,工作不好找也没有人帮我。
这是社交的锅吗?
#不社交的学霸一定会前程似锦吗#
你利用不社交的时间刻苦奋斗泡在图书馆年年拿奖学金;
你利用不社交的时间发展个人爱好很牛逼足够养活自己。
那么,你又觉得社交重要吗?真的必不可缺吗?
你或许又会觉得:幸亏当初我没理会那群傻瓜,否则简直耽误前途。
#最后#
社交可以,但是社交是为了真诚的认识三两好友,好好珍惜大学里的情谊,是为了利用社交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发挥自己的价值。
如果是对自己毫无益处的“面子社交”,为了担心被排斥的“合群社交”,为了认识更多的人的“交际社交”,为了显得自己牛逼朋友多而到处社交,真的不重要。
02
#强求不来的共同话题#
两年前我刚进大学时,看着台上的学长学姐,那些名字前加的一串串光鲜亮丽的头衔让我眼花缭乱。
在加了他们微信后,我开始了一场场艰难的聊天。我努力寻找着有趣的话题来维持这一场场让人昏昏欲睡的对话,到后来,不管我发多少消息都石沉大海。
那时我觉得大牛们都不太屑于和自己这种小透明聊天,却没有反思过自己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哪怕一个有趣的笑话。
#不是看不起你,而是看不到你#
大家都看过一幅图,是赵薇黄晓明成龙合照,马云给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网友配语:今天的我你爱理不理,明天的我你高攀不起。
我觉得这句话是错的,当你影响不到别人的时候,别人只是看不到你,而不是看不起你。
对于这些大牛来说,他们是看不到我的。
如果你是小透明的话,无法提供你的价值,你是无法被他们看到的,你的存在对他们来说是毫无价值的,任何刻意的维护只是吃力不讨好。
如果只是认识些水平和你差不多的话,那根本就不需要去搞社交,去刻意的认识谁。
#最后#
如果自己本身没有真才实学,没有闪光点,既不能吸引别人对你感兴趣又不能为别人创造价值,那么优秀的人不会与你交朋友的。
而所谓想利用大学社交来为以后的发展创造机遇也就是无稽之谈,从这个角度来讲,这种社交就不重要。
03
#大学里的“两个课堂”#
“社交效用低,应该把不社交的时间用来好好学习。”
这种想法,对那些大学没有好好学习的人来说很有市场。
人们总是渴望着得不到的东西:挽不回的恋情,不能重返的校园,不能重新来过的大学生活……然而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这种说法并不是一个恰当的说法。
关于“大学社交”的疑问。我想讲讲大学不同于高中的“两个课堂”:
大学课堂和第二课堂。
大学课堂就是我们上课的课堂,老师作为我们的引导者,按部就班的学习,最终系统地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然而,这个课堂仅仅是大学的一个部分。
#你的第二课堂也不应该挂科#
第二课堂,是我们在课下的时间的课堂,既有“理论结合实际”的实习,也包含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这方面,大多数学生都只能自学,有的知识分子家庭的父母往往能起到老师的作用,从而提供很大的助力。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学,我们往往看到家庭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看到这里,很多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大学毕业生应该都有点了然:为什么身边的大牛们在刚刚进校园的时候跟我差距也不大,为什么在后来却能遥遥领先,怎么努力都追不上?
这个第二课堂的差距,如何找到合适的老师来弥补家庭差距?
答案是:高质量的社交。
#什么是高质量的社交#
提到“聚会”这个词,有的人眼前浮现出来的是三五个哥们坐在一起撸串喝酒吹牛,那是寂寞的人儿。
不可否认的是,除了考试之外,我们想要推动任何事情,社交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如果一心只劝那些大学生埋头学习,那些缺少“第二课堂”经历毕业的大学生,既不能得到领导的认可,也不能得到社会的信任。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从学习上来说,对自己最大的提高很可能不是熬夜的学习,而是一次和优秀的学霸对学习习惯的交流;
从未来就业上来说,最大的帮助可能是和大牛学长交流中得到的一次实习机会。
很多未来大放光辉的“圈子”,也都是从一次竞赛后的团队聚餐、组织活动后的一次谈心开始的。
#最后#
多去努力提高自己,婉拒一些酒肉朋友的宴请。像你一样优秀而努力的人,就都会出现在你身边,慢慢成为你的好朋友。社交,是你“第二课堂”的老师。他和你的大学课堂里的教师一样,都是大学生活不可缺少的引路人。
从以上看来,社交分为两类:
无效社交和有效社交。
该如何选择,该如何取舍,相信你心里也有了数。
社交可以很复杂很困难,但也可以很随意很简单。
而你需要的,是一颗既上进,又开放的平常心。
(文案 | 部分源于知乎网梁悦、针影、喵泽墨;图片 | 部分源于网络;排版 | 江芷仪 张磊)
你想到什么?
花天酒地的娱乐?
一呼百应的朋友?
还是令人羡艳的左右逢源?
前段时间,小槑在知乎上看见了这个话题,关于
#大学里的社交#
其实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了,宿舍、班级、社团、组织、学生会……大学里处处有社交。
只不过,关于社交有无,社交多少的利弊,一时间还难以清楚地权衡。
你怎样看待“大学里的社交”呢?
对于即将面对新开学的你,下面有一些不同的经历,说不定会对你有一些启发。
01
#后悔与否只于你自己而言#
在社团里和一群学长学姐吃吃喝喝唱歌娱乐,在网吧里和室友开黑打撸通宵玩的不亦乐乎,你自以为自己朋友很多学校里没什么办不到的,但是当你毕业了以后发现,这并没有什么用。
当你出了社会找工作处处碰壁,当你发现曾经的社交伙伴们也不再联系,各忙生活。
你觉得这种社交重要吗?
如果你觉得它能给你大学带来快乐的回忆,这种回忆胜过你对虚度年华的不安,那么它就重要。
相反,你后悔了,觉得浪费了宝贵的光阴,那么它就不重要。
重要不重要是对你自己来说的,不是别人。
#错不在社交#
你在大学里不合群屡次拒绝室友的通宵邀请,
你在学生会里不擅表现觉得学不到东西退出,
但是你利用不社交的时间沉迷看网络小说和动漫,刷微博段子宅了一个大学。
毕业了,你说真后悔我没有去社交,现在我一个朋友都没有,工作不好找也没有人帮我。
这是社交的锅吗?
#不社交的学霸一定会前程似锦吗#
你利用不社交的时间刻苦奋斗泡在图书馆年年拿奖学金;
你利用不社交的时间发展个人爱好很牛逼足够养活自己。
那么,你又觉得社交重要吗?真的必不可缺吗?
你或许又会觉得:幸亏当初我没理会那群傻瓜,否则简直耽误前途。
#最后#
社交可以,但是社交是为了真诚的认识三两好友,好好珍惜大学里的情谊,是为了利用社交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发挥自己的价值。
如果是对自己毫无益处的“面子社交”,为了担心被排斥的“合群社交”,为了认识更多的人的“交际社交”,为了显得自己牛逼朋友多而到处社交,真的不重要。
02
#强求不来的共同话题#
两年前我刚进大学时,看着台上的学长学姐,那些名字前加的一串串光鲜亮丽的头衔让我眼花缭乱。
在加了他们微信后,我开始了一场场艰难的聊天。我努力寻找着有趣的话题来维持这一场场让人昏昏欲睡的对话,到后来,不管我发多少消息都石沉大海。
那时我觉得大牛们都不太屑于和自己这种小透明聊天,却没有反思过自己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哪怕一个有趣的笑话。
#不是看不起你,而是看不到你#
大家都看过一幅图,是赵薇黄晓明成龙合照,马云给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网友配语:今天的我你爱理不理,明天的我你高攀不起。
我觉得这句话是错的,当你影响不到别人的时候,别人只是看不到你,而不是看不起你。
对于这些大牛来说,他们是看不到我的。
如果你是小透明的话,无法提供你的价值,你是无法被他们看到的,你的存在对他们来说是毫无价值的,任何刻意的维护只是吃力不讨好。
如果只是认识些水平和你差不多的话,那根本就不需要去搞社交,去刻意的认识谁。
#最后#
如果自己本身没有真才实学,没有闪光点,既不能吸引别人对你感兴趣又不能为别人创造价值,那么优秀的人不会与你交朋友的。
而所谓想利用大学社交来为以后的发展创造机遇也就是无稽之谈,从这个角度来讲,这种社交就不重要。
03
#大学里的“两个课堂”#
“社交效用低,应该把不社交的时间用来好好学习。”
这种想法,对那些大学没有好好学习的人来说很有市场。
人们总是渴望着得不到的东西:挽不回的恋情,不能重返的校园,不能重新来过的大学生活……然而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这种说法并不是一个恰当的说法。
关于“大学社交”的疑问。我想讲讲大学不同于高中的“两个课堂”:
大学课堂和第二课堂。
大学课堂就是我们上课的课堂,老师作为我们的引导者,按部就班的学习,最终系统地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然而,这个课堂仅仅是大学的一个部分。
#你的第二课堂也不应该挂科#
第二课堂,是我们在课下的时间的课堂,既有“理论结合实际”的实习,也包含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这方面,大多数学生都只能自学,有的知识分子家庭的父母往往能起到老师的作用,从而提供很大的助力。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学,我们往往看到家庭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看到这里,很多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大学毕业生应该都有点了然:为什么身边的大牛们在刚刚进校园的时候跟我差距也不大,为什么在后来却能遥遥领先,怎么努力都追不上?
这个第二课堂的差距,如何找到合适的老师来弥补家庭差距?
答案是:高质量的社交。
#什么是高质量的社交#
提到“聚会”这个词,有的人眼前浮现出来的是三五个哥们坐在一起撸串喝酒吹牛,那是寂寞的人儿。
不可否认的是,除了考试之外,我们想要推动任何事情,社交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如果一心只劝那些大学生埋头学习,那些缺少“第二课堂”经历毕业的大学生,既不能得到领导的认可,也不能得到社会的信任。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从学习上来说,对自己最大的提高很可能不是熬夜的学习,而是一次和优秀的学霸对学习习惯的交流;
从未来就业上来说,最大的帮助可能是和大牛学长交流中得到的一次实习机会。
很多未来大放光辉的“圈子”,也都是从一次竞赛后的团队聚餐、组织活动后的一次谈心开始的。
#最后#
多去努力提高自己,婉拒一些酒肉朋友的宴请。像你一样优秀而努力的人,就都会出现在你身边,慢慢成为你的好朋友。社交,是你“第二课堂”的老师。他和你的大学课堂里的教师一样,都是大学生活不可缺少的引路人。
从以上看来,社交分为两类:
无效社交和有效社交。
该如何选择,该如何取舍,相信你心里也有了数。
社交可以很复杂很困难,但也可以很随意很简单。
而你需要的,是一颗既上进,又开放的平常心。
(文案 | 部分源于知乎网梁悦、针影、喵泽墨;图片 | 部分源于网络;排版 | 江芷仪 张磊)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