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海外的华人里,活得“最累”的是这些人!

可怜天下父母心,似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这一点,在华人父母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无论孩子身在何处,无论他们年龄几何,甚至是已经走入社会、成家生子,父母们永远有着操不完的心。

更别提,因为孩子所处国家这样那样的“国情”“社情”,华人父母的担心更加多了一层。

推行大麻合法化?华人家长严词怒怼

在相对更加“开放”的西方社会里,华人子女的生活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诱惑”,其中有些还披着“合法”的外衣,比如近年来常在新闻中听到的,大麻合法化。

无论是出于历史传统的沿袭,还是医学常识的普及,绝大多数华人父母对大麻“谈之色变”;为了让孩子避开这个“雷区”,真可谓操碎了心。
 
13_11161251C_1.jpg

不久前,加拿大列治文市召开了一场大麻合法化的说明会,没想到却遭到一位华人家长怒怼:

“新法允许每个家庭种四株大麻,家庭中的儿童怎么办?”

“法律规定超过12岁的孩子携带5克以内的大麻是允许的,携带的下一步是不是就是吸食?”

“合法化以后,持有大麻的人越来越多,未成年人接触大麻的渠道无疑会更多,谁来保证他们不会误吸或被引导?”

在小侨看来,这位家长的操心是完全有道理的,一组来自加拿大有关机构的统计数字可以说明问题:

· 吸大麻的年轻人是吸烟的年轻人的三倍

· 大麻行业市值60亿至80亿,100%被犯罪组织控制;

· 在安大略省,12年级学生有超过三分之一表示自己吸过大麻;

· 超过一半吸大麻的年轻人认为大麻不会影响到开车,三分之一认为会让开车技术更好;

· 不清醒驾驶案件中有近一半是因为吸大麻,但是警方只有查到1-2%。警方将获得1.61亿元用于检查麻驾
 
13_11161251C_2.jpg
大麻,资料图。来源:摄图网

近年来,一些北美国家推行“娱乐大麻合法化”风头正盛,有人更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甚至鼓吹“大麻无害论”。

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就此以为,大麻只是“小抽怡情”的娱乐品。

事实并非如此!

在医学上,目前确实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大麻对健康的直接性伤害,但这只是因为,研究人员没法像抽烟一样获取大量样本,其原因是大麻使用者一直处于半公开状态。

相反,一直以来都有相当多的案例证明,吸食大麻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慌,并伴随感官功能的失调。

更何况,大麻一直被称为“毒品的入场券”——尝试过后,不断加大剂量,最终为获得更大刺激而转投其他毒品。
 
13_11161251C_3.jpg

因为年幼好奇,或因自小在国内长大、对大麻缺乏了解,一些华人学生已经为大麻所诱惑。

为此,无数华人父母一直在抗争。翻看报道,仅在最近半月,有关报道就有数条:
 
13_11161251C_5.jpg
13_11161251C_4.jpg


然而,华人的声音毕竟有限。想让子女彻底摆脱来自大麻的威胁,父母们依然任重道远,依然要为此累心伤神。

中国留学生无端被攻击,父母忧心忡忡

几天前,一位来自浙江嘉兴的女留学生,在西班牙马拉加乘坐地铁时遭遇种族歧视,此事在国内引发高度关注。

当地时间4月29日,女留学生在乘坐地铁时,被一群15岁左右的西班牙学生围观,并遭到辱骂、攻击,对方还将当时的场景录制了视频。

她随即联系了警方,却被告知“无能为力”。随后,她将自己的遭遇发到了社交网络。
 
13_11161251C_6.jpg
来源:脸书

这位留学生的委屈经历引起了不少父母的共鸣。有人更直言,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到国外留学。

从点赞数看来,支持这位父亲观点的网友不在少数。
 
13_11161251C_7.jpg
来源:观察者网

小侨认为,且不论他的表述是否“因噎废食”,仅从发生在留学生身上形形色色的案件上看来,父母们的操心不无道理;章莹颖案、江玥案、唐晓琳案、李洋洁案……留学生们或遇害或失踪的案例不绝于报端,怎能不让人心生忧虑?

别忘了,还有诸如上文这位女留学生所遭遇的,形形色色的歧视现象。
 
13_11161251C_8.jpg
章莹颖的下落,目前依然成谜。图片来源:华人生活网

更何况,一些恶性案件,发生在公众印象中治安环境较好的国家,比如德国。这无疑让家长们更加放心不下,究竟哪里才是留学的安全地?

看不见就会格外思念。无论是孩子在千里之外求学,还是在寄宿学校、周末才能返家,只要孩子不在眼前,父母就会挂念、会担心,这种天性难以泯灭,这种心里的“累”是父母摆不脱的牵绊。

“爬藤”之心不减,华人父母“累”并快乐着

说起华人父母们操心的对象,“学习”是永远避不开的主题。

尽管,随着时代发展,当代人的教育观已在很多方面发生改变,但对华人父母而言,上名校仍是很多人的共识。

在国内,非清华、北大不可;

在英国,非牛津、剑桥不上;

在美国,“爬藤”是最大目标;

……

在华人总数超过500万的美国,名校之争让父母“痛”并快乐着:

加入各种华人家长群,每天在群里各种探讨各种比较,还要时刻盯紧各位“名师”的补习班广告;

一掷千金购置学区房,让孩子在初级阶段先人一步,为“爬藤”打好基础;

花费重金帮孩子培养各类兴趣爱好,让他们的简历含金量更足,录取时更有底气……
 
13_11161251C_9.jpg

近些年,由于美国部分地区推行平权政策,对学习成绩较好的亚裔学生造成不利影响,使华人子弟“爬藤”面临更大竞争,华人父母们就更累了:

一方面,和政府、教育部门抗争,表示对平权法案的强烈反对;

另一方面,还要和其他华人父母竞争,想尽办法帮孩子从华人学生中脱颖而出,争取那越发稀少的名额。
 
13_11161251C_10.jpg
华人冒雨举行抗议,抵制平权法案。来源:法制晚报

此外,还可能遭到孩子的不理解:谁说学习好就是一切?谁说考名校就赢了未来?

当此时,父母们唯有长叹一声:唉~
 
13_11161251C_11.gif

无论海外华社如何变化,为人父母者总是活得“最累”的,而孩子无疑是让他们操心最大的根源。

也许很多人会说,华人父母习惯对孩子过分宠溺,过分关心,过分关注。

也许有人会说,父母想给的,未必是孩子需要的,长期以往会适得其反。

实际上,这些道理,很多父母心里也明白,但就是,放不下这颗心。
 
13_11161251C_12.jpg
考场外焦急等待孩子的父母们。来源:法制晚报

也许,是中华文化自古传承的家庭理念,让父母总是习惯多做一分,多想一分;

也许,当我们也为人父母,就会对自己父母当年的做法,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无论如何,至少,对于父母倾尽心血的付出,我们不应苛责,我们应该感恩。
 
 
来源:中国侨网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